杜特尔特或被海牙提前释放配资门户一家天下。
在被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关押之后,杜特尔特的身体状况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日前,负责为老杜进行辩护的律师考夫曼透露称,
老杜患有严重的认知缺陷,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记忆力和日常功能。
他表示老杜有时无法回忆起有关事件、地点、时间,甚至他的家人。
【杜特尔特患有严重认知缺陷】
考夫曼表示,即使现在让老杜接受医药或精神干预,他的病情也没有好转可能,甚至还会“进一步恶化”。
简单来说,
老杜已经不是那个曾经在公众场合骂天骂地的“硬汉总统”,而是一个逐渐失去记忆、难以自理的老人
。
考夫曼明确指出老杜眼下已经丧失了为自己辩护的能力。既无法理解审判的性质和后果,也无法参与诉讼过程。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关押和审判他,既不符合法律正义,也缺乏人道主义基础。因此要求推迟所有针对他的诉讼程序。
目前,
海牙已经批准了这一要求,宣布无限期推迟对老杜的审判
。照目前的情况来看,老杜的“失智症”情况如果再继续恶化下去,对ICC来说将非常棘手,通常即便是高龄被告,只要能出庭,法院都会继续审理。
但老杜的情况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“完全不适合受审”,那几乎等同于提前终结诉讼。
按照海牙的相关规定,
若嫌疑人被宣布不适合受审,也有自动获得释放的可能,但前提是有国家愿意接收他。
对于杜特尔特来说,寻找愿意接收他的第三方国家并不难,而且已经成功找到。
【杜特尔特律师称有第三国愿意接收老杜】
此前老杜律师考夫曼曾提交过一次申请报告,其中写明如果杜特尔特暂时获释
,有一个外国政府“原则上同意接受杜特尔特进入其领土”。
不过,文件删除了该国的名称。
有不少人猜测这个“第三国”可能是中国,毕竟,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关系经历了“蜜月期”。他多次公开表示“菲律宾要和中国做朋友,不要和美国打仗”,甚至在南海问题上释放过一些缓和信号。
但客观来讲,
是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
。如果中国真的接收杜特尔特,势必被解读为“庇护涉嫌侵犯人权的前领导人”,这会给中国带来不必要的外交压力。而且
根据ICC现行的协议,能正式接收临时释放人员的国家主要是比利时和阿根廷,中国并未参与这类安排。
那么阿根廷和比利时,谁的可能性更大呢?不少人认为是前者。
【杜特尔特家族的年轻一辈正在崛起】
阿根廷与菲律宾关系无深厚历史包袱,接收老杜不至于引发直接争议。而且阿根廷是ICC的成员国之一,符合法律程序要求;另外,阿根廷在地缘上远离亚洲,可以避免把杜特尔特继续卷入区域政治漩涡。
从“程序合法性”和“政治安全性”两个角度看,阿根廷几乎是最理想的接收国。
值得注意的是,ICC检方对释放杜特尔特的态度,出奇地宽松。其助理检察官克里斯蒂娜·康蒂明确表示,
检方对杜特尔特的律师申请“不持反对意见”。
这意味着什么?一方面这意味着检方可能也承认,杜特尔特的病情确实严重,继续审理难以推进。另一方面,ICC也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给案件一个体面的收尾。毕竟,强行审判一个丧失记忆的老人,不仅不人道,还会让ICC的国际声誉进一步恶化。
对于杜特尔特家族来说,老杜的病重,意味着家族中的一个重要顶梁柱的倒塌,
即便老杜最终能被提前释放,也很难回到国内,更别提再像过去那样左右局势。
不过,老杜以这种“病重流亡”的姿态离开,或许也能引发部分菲律宾民众的同情,那种“悲情牌”或许会让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
无论如何,老杜本人在菲政治舞台上的“退场”已成为定局配资门户一家天下,接下来与马科斯家族的政治博弈,就看老杜家族中的几个小辈了。
免息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